加強理想信念教育、開展道德實踐活動、組織先進典型評選、加強網絡文明建設、開展道德失范治理、營造良好道德風尚、涵育文明淳樸鄉風、加強誠信體系建設……西安市2020年公民道德建設重點工作的明確,為《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》的貫徹落實提供更具實踐氣質的“落地”指引,也為市民道德素質加速養成、城市文明程度加快提升注入鏗鏘節奏。
人無德不立,業無德不興、國無德不威。無形的公民道德,是城市形象最給力的硬支撐?!缎聲r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》,作為新時代中國精神、中國價值、中國力量的集中體現,在擁有厚重悠遠的崇德向善之風的西安落地生根、開花結果,有著獨具特色的優勢和基礎。疫情防控斗爭里眾志成城、大愛無疆的感人畫卷,復工復產中八方協同、共克時艱的生動答卷,已經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務實展開,提供了更具民族精神、時代氣質和西安格調的“肥田沃土”。
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為人民,需要公民道德建設更加務實戒虛、守正出新。時間不等人,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鏗鏘實踐,呼喚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與之同頻共振。在迎十四運、建文明城的濃郁氛圍和激情節奏中,每一名黨員干部、市民群眾都責無旁貸,只要牢牢把握重點,堅持教育與實踐相結合,于無聲處春風化雨,在“活動”中凝心聚力,把公民道德建設的每一項具體工作轉化成給群眾辦實事、辦好事、辦貼心事的具體行動,把關愛空巢老人、“筷”行動文明餐桌、好人線索征集等每一項安排,都轉化成為市民解憂、為城市添彩的載體、平臺和契機,就一定能夠生發出以文化人,以德育人,以情感人的集合效應,進一步形成明大德、守公德、嚴私德的市民道德生活常態。
必須強調,正如有關專家所指出的,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,離不開“和風細雨”式的教育倡導,也必須有依法依規的有效治理。西安今年明確要扎實開展“失德失范七項重點問題”專項整治,綜合運用經濟、法律、技術等手段,加大對暴力傷醫、網絡詐捐、高空拋物、放養惡犬等行為的懲治,即是德法相濟、懲惡揚善的治理安排。不破不立、不塞不流、不止不行,對群眾深惡痛絕的某些失德敗德甚或突破道德底線、損害公眾利益和城市未來的行為,從來沒有也不會一味和稀泥、說好話、玩“中庸”,聽之任之、一推再推、“假裝瞧不見”。只要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法治信仰為依托,讓法律法規和道德規約“長牙”“帶電”,持續不斷地給以精準施治,同時不斷弘揚正能量,讓一個個“西安好人”成為千年古都的亮麗名片,就能不斷擴大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卓越成績,讓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、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更加深入人心、凝心鑄魂,這將讓我們的城市家園更美麗更文明更宜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