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光盤行動”,是倡導,也是警醒?!罢l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?!钡览黼m簡單,做起來卻不容易。2013年的“光盤行動”掀起了一股餐桌新風,“舌尖上的浪費”現象得到很大改觀,喚起了人們愛惜糧食、反對浪費的責任意識。但時至今日,浪費糧食現象依然存在。國家糧食局數據顯示,中國每年生產的糧食中仍有35%被浪費掉,值得我們深思。我們應該意識到,作為顧客、消費者,固然有消費的自由,但絕對沒有浪費的權利;吃光盤中餐,是一種美德,更是一種責任。
“光盤行動”不僅是一句口號,更是一種厲行節約、倡導珍惜的生活態度。其價值在于將勤儉美德內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更在于日復一日長年累月的堅持。做飯時,根據每個人的飯量煮飯,夠吃就行;點餐時,服務員多些提醒、引導,餐館多些半份菜、小份菜;就餐時,少點一道菜,不夠時再加,多打一個包,吃不了帶回家……如果大家都能如此這般,人間煙火氣將會有更多的幸福味道。
如果說厲行節約是個人品德的體現,那么反對浪費則是社會文明的縮影。剖析種種浪費行為,背后總少不了講排場、擺闊氣、攀比炫富等陋習的影子。開展“光盤行動”,就是要摒棄陋習,通過餐桌上的食物把講究適度、健康、綠色的消費理念深植于人們心中,喚起全社會的愛糧節糧意識,形成文明健康的社會風尚。
“一粥一飯,當思來之不易;半絲半縷,恒念物力維艱?!眳栃泄澕s、反對浪費是向全社會傳遞出的正能量,是向公眾樹立的一道文明風景線。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及時行動起來,自覺繼承發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,就能讓“光盤行動”在全社會蔚然成風。